a)A、B實驗室反應釜損傷的復膜檢測位置由于B實驗室反應釜的損傷程度較重,故在B實驗室反應釜內選擇了三處較為典型的部位進行復膜檢驗,其位置如圖4所示。其中位置1面積約為60X100mm,損傷程度一般;位置2在底封頭上,面積為30X15mm,此處未見明顯的裂紋損傷;位置3面積60X100mm,表面裂紋及其他溝狀損傷較重。
在A實驗室反應釜內則選擇兩處沿鋼板軋制方向有明顯裂紋損傷的部位復膜檢測,其位置如圖5所示,面積均約為50X50mm。
b)各檢測部位的復膜金相特征下圖6~圖1O分別為從大量的B實驗室反應釜和A實驗室反應釜沿fLN方向裂紋及其底部蝕坑的局部形貌金相復膜照片中選擇的示例。
此外在B實驗室反應釜的第1、3檢測位置都發(fā)現有沿軋制方向的補焊修理條帶。
經過對大量復膜檢測相片的對比分析,總結兩實驗室反應釜內表面損傷的復膜金相特征如下:
(1)B實驗室反應釜第1、3位置處損傷的復膜金相特征基本相同;A實驗室反應釜筒壁局部出現的損傷形貌特征與B實驗室反應釜 第1、3位置處基本相同;B實驗室反應釜第2處即底封頭鋼板檢測部位僅有輕微點蝕,未見裂紋及其它嚴重損傷。(2)A、B實驗室反應釜筒壁絕大部分區(qū)域出現沿鋼板軋制方向裂紋和溝狀損傷,說明該類損傷可能與鋼板的軋制過程有關。
(3)大部分溝狀損傷底部較鈍,深度較淺,易打磨清除。
(4)部分裂紋底部形成不均勻蝕坑,蝕坑之間有沿晶裂紋相連。部分蝕坑周圍邊沿處有較短沿晶腐蝕裂紋,說明裂紋和其它溝狀損傷是沿晶進行的。(5)對鋼板基體有補焊,說明該處曾出現明顯的加工缺陷。
在A實驗室反應釜內則選擇兩處沿鋼板軋制方向有明顯裂紋損傷的部位復膜檢測,其位置如圖5所示,面積均約為50X50mm。
b)各檢測部位的復膜金相特征下圖6~圖1O分別為從大量的B實驗室反應釜和A實驗室反應釜沿fLN方向裂紋及其底部蝕坑的局部形貌金相復膜照片中選擇的示例。
此外在B實驗室反應釜的第1、3檢測位置都發(fā)現有沿軋制方向的補焊修理條帶。
經過對大量復膜檢測相片的對比分析,總結兩實驗室反應釜內表面損傷的復膜金相特征如下:
(1)B實驗室反應釜第1、3位置處損傷的復膜金相特征基本相同;A實驗室反應釜筒壁局部出現的損傷形貌特征與B實驗室反應釜 第1、3位置處基本相同;B實驗室反應釜第2處即底封頭鋼板檢測部位僅有輕微點蝕,未見裂紋及其它嚴重損傷。(2)A、B實驗室反應釜筒壁絕大部分區(qū)域出現沿鋼板軋制方向裂紋和溝狀損傷,說明該類損傷可能與鋼板的軋制過程有關。
(3)大部分溝狀損傷底部較鈍,深度較淺,易打磨清除。
(4)部分裂紋底部形成不均勻蝕坑,蝕坑之間有沿晶裂紋相連。部分蝕坑周圍邊沿處有較短沿晶腐蝕裂紋,說明裂紋和其它溝狀損傷是沿晶進行的。(5)對鋼板基體有補焊,說明該處曾出現明顯的加工缺陷。